万里长城后面的中国传媒市场

2004-04-13 2,320 0

《金融时报》又提到了境外传媒集团进军中国市场的话题了。这次是《男人帮》《男人帮》也将采取同《时尚》合作的形式,4月20日开始在中国发行,杂志名称仍将沿用现有的男性服装杂志名称《时尚先生》。

对西方出版商而言,打进中国市场犹如攀登特洛伊城墙般艰难。赫斯特杂志国际公司(Hears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治.格林 (Geroge Green) 说:“在这里,你要做的并不仅是到一个地方,而后发行一本杂志;这与进入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出版业有明显不同。”

把中国传媒市场的壁垒比喻成特洛伊城墙,还不如形象的比喻成万里长城。因为可能在国外传媒市场呼风唤雨的媒体集团,在中国需要很久才能明白为什么“每一份面向消费者的杂志都必须获得刊号才可发行”;为什么“即使获得了中国期刊刊号,出版商仍不能自由地用自己的品牌发行杂志,至少必须在6个月的时间内继续使用中国品牌进行销售。”

在日益国际化的传媒市场化运动中,境外传媒如何更好的“软着陆”中国市场,并且尽量避免“水土不服”呢?几个思考:

  • 尽管最近有迹象表明中国取消限制外国投资在电视或电影制作部门的禁令具有突破性进展,但或许这还不能被马上诠释为一个重大的商业突破;
  • 最初的交易很可能被限制在较不敏感的领域,比如一些规模更小、政治上不那么敏感的地面媒体目前或许更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
  • 对于境外虎视中国市场的传媒大鳄来说,如何快速寻找到国际化经营思路集合本土化操作思路的复合型传媒经营管理人才;
  • 国内传媒人才培育方向上的调整,以及媒介管理人才的国际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 相关文章

    注定一战背后的美国困局——2025年3月读书报告
    企业老板要做个人IP,只选视频号!
    今年的年度好书已来——2025年2月读书报告
    平凡人日复一日的较真,本就是奇迹——2025年1月读书报告
    微软(中国)CTO韦青:如何从别人的传记中学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
    适合春节假期看的书——2025蛇年春节书单推荐

    发布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